宅男资源
添加时间:私募坚定看好后市仍偏爱白马蓝筹何震表示,今天A股市场受消息面刺激出现久违的反弹,但全天表现仍然相对弱于港股市场,这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反映出资金的犹豫心态尚未彻底打破。另一方面,经过5月以来市场的一轮长时间走弱之后,A股整体做空力量已经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释放,“人心思涨”的情绪也有显著增强。整体来看,即便未来一段时间内A股可能因外部消息面利空原因而再次出现下探,下探空间也会相对有限。在股指点位依旧处于近几年低位的背景下,投资者对于未来的A股运行,更应当考量何时开启新一轮上涨。
另外,还需关注欧元区7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英国公布新一任英国首相。可能面临无协议脱欧或再度推迟脱欧局面。此前热门候选人约翰逊表示有信心无论是否有协议,都将带领英国于今年10月31日前离开欧盟,并强调不再拖延“脱欧”日期。这样看来,未来英国脱欧进程,甚至英镑未来的走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约翰逊上台后如何处理脱欧问题。若进一步推迟脱欧,可能引发第二次公投,英镑有望企稳甚至出现一定反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之后,优化市场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就成为改革完善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已经确立市场经济体制并逐渐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国而言,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和影响。这是市场经济带来高效率、高增长的同时不可避免具有负面作用的“双刃剑”效应,是对政府监管有效性和国家制度优越性的考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拉美国家和深陷主权债务危机的希腊等国家的教训表明,放纵金融资本的逐利行为、忽视监管制度建设、迎合或依赖民粹主义,必然导致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弱化,无法做出有利于经济长期发展的战略抉择。在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过程中,中国充分利用制度优势合理扩大国内需求,有效降低外部经济冲击对本国经济的影响,表现出驾驭市场经济和应对经济危机的高超能力。这说明,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中,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和必要干预是通行做法,而一个国家根本制度的本质属性和优势才是保障调控和干预能够获得理想效果的决定性因素。
这些数据说明,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占比高达三分之二的工业和采暖所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并未实质性下降,而这些排放源也是这个区域的基础排放量,大气污染排放量并未“伤筋动骨”,当气象条件不利导致环境容量下降时,基础排放量未变就会超出环境容量并出现重污染过程。
30多年前,东莞厚街镇积极承接世界鞋业产业的国际化再分工和梯次转移,大力引进和发展鞋业产业,吸引了大批以中国台湾为代表的境外鞋业企业家、商家落户,逐步聚集成了大规模的国际性鞋业制造工业群体。据不完全统计,在该镇从事皮革、鞋材、鞋机、鞋用五金配件的生产和销售企业约4000家,其中鞋机生产企业约300家;常驻厚街的贸易商、采购商800多家,美国、巴西、日本等长驻厚街从事鞋业加工、贸易和采购的工作人员多达5000余人。
世界经济发展中不断出现的经济危机和发展停滞让人们逐渐发现,市场经济本身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机制是中性的,驾驭不力的市场经济不仅不美好,有时甚至是恐怖的。在经历了市场经济可能促进增长与繁荣、也可能带来危机和萧条的经验教训后,西方国家曾经普遍相信自己已经认识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并通过政府调控和干预对市场经济本身的缺陷进行约束和匡正。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来的金融资本过度逐利、与社会整体利益之间的根本冲突以及政府监管的严重缺失,让西方国家不得不再次审视其用以驾驭市场经济的制度体系是否真如想象中那么完美。2017年初的标普报告显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主权信用评级呈现温和下降态势。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大部分国家应对市场风险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在减弱,而市场经济运行所导致的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则在增加。显然,世界范围内如何驾驭好市场经济的话题仍未终结,各国仍致力于在各自不同的制度框架下反思和探索驾驭市场经济的路径。在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面前,其实真正需要变革的是在市场经济背后不同的制度体系。哪种制度体系更具优势、能够更好驾驭市场经济,哪个国家就有更大可能有效应对经济风险,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